周记二:对于周记的再思考
前言
我大概快四周(近一个月)没有写过周记了,更不必说其他分类下文章的更新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很大原因是,我现在没有足够的能力的精力去花一下午或者一晚上的时间去回顾我一周的行为,并去表达我的情感与观点,而且写完可能写长文章对我的消耗比较大吧。
而且最近在忙学年论文的选题与课程论文,包括考研英语、数学、思政以及专业课的准备,导致我有点手忙脚乱,且呈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趋向,并且加剧了我的疲惫、厌烦、懈怠的心态。
因此,我最近在想如何将“输出倒逼输入”这一原则,符合我具体的情况、更好地落实。
原则
以下是我想要坚持的原则,或者说是想要达到效果:
- 定期反馈我研究、学习、折腾与关心的事物
- 除特定文章外,表达应坚持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 Stupid)
- 减小输出成本,避免过多的精力损耗
- 输出内容要多维度,且尽可能成体系
- 坚持社会科学研究中有价值且必要的基本原则(等假期且有足够精力的时候,我系统总结一下,到时候我挂个链接,且保持稳定更新)
基于以上原则我对博客与其分类重新定位,重新梳理了核心关切。
定位
博客定位
我的博客承担双重使命:
- 作为记录我公开的言论与实践的平台
- 作为帮助我实现积极自由的工具之一
我的博客希望实现的愿景:
- 在未来十年(2025-2035)保持稳定更新
我博客所有文章所坚持的价值观(标准)
- KISS原则(上文有解释)
- 奥卡姆剃刀原则(周记一中有提到)
- 凡是记录必为真实
分类定位
现在我的博客主要有社科随笔与生活记录两个一级分类,在社科随笔下面有随笔与漫谈两个二级分类,在生活记录下面有周记与笔谈两个二级分类(以后会根据具体情况修改,并且给出修改变更日期),以下是我对不同分类的功能性定位
社科随笔:主要是与人文社科领域相关概念、议题的讨论
随笔
- 内容:我写的论文的初稿或者终稿
- 更新:不定期
漫谈
- 内容:我想要表达的一些观点(ps.引用不如随笔的引用规范)
- 更新:不定期
不定期更新
生活记录:记录我身边发生的或者我做的一些事,以及我的一些痛苦与感悟
周记
- 内容:类似软件的更新日志,只是单纯记录一周内做的事情,不做情感表达
- 更新:每周周日晚
笔谈
- 内容:根据这个月内所写的日记,简要概括我本月的经历与感悟,在此基础上,讨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想到什么写什么
- 更新:每月月底晚上
结语
这一个月来,我主要读了点书,复习了下专业课,但是还是少有长进,希望在每周记录所做事情的压力下,更加有条理地、更有动力地去做一些事情(复习、读书、折腾等),不管在这篇文章重新梳理本博客的定位,这在我看来还是挺有必要的。
而博客中的文章,之前的维持不变,2025年4月8日以后的文章,依据本文的思路进行管理分类,以便减轻我写作压力的同时,尽可能延长博客更新的时间。
借用浮墨笔记创始人的一句话:持续不断记录,意义自然浮现,希望我能坚持纪录下去吧,而非三分钟热度。
周记二:对于周记的再思考
https://trifoliumolitary.netlify.app/post/weekly-log-2-rethinking-about-weekly-log-z13yjue.html